以下是几种简便实用的起重机大车轮压测定方法,适用于现场快速测量或估算:
适用场景:已知起重机结构参数(如自重、载荷分布、跨度等)。
步骤:
确定总载荷:
总垂直载荷 = 起重机自重(G) + 起升载荷(Q)。
计算轮压分布:
n:大车总车轮数;
k:载荷不均匀系数(通常取1.1~1.3,考虑轨道不平或偏载)。
若起重机行车轮对称布置,单个车轮轮压 P=nG+Q×k
优点:无需设备,快速估算。
缺点:依赖结构参数准确性,忽略动态因素(如惯性力)。
适用场景:需较高精度且可临时安装传感器。
步骤:
在起重机大车梁(靠近车轮位置)粘贴应变片。
加载额定载荷后,通过应变仪测量梁的微应变。
根据应变-应力公式换算轮压:
P=LE⋅ϵ⋅A
E:材料弹性模量;
ϵ:应变值;
A:梁截面面积;
L:测点间距。
优点:精度较高,可动态测量。
缺点:需专业设备,操作略复杂。
适用场景:现场快速测量,设备简单。
步骤:
用液压千斤顶顶起待测车轮,使其脱离轨道。
在千斤顶下方放置压力传感器(或带压力表的液压千斤顶)。
缓慢释放千斤顶压力,记录车轮刚接触轨道时的压力值,即为轮压。
优点:操作直观,成本低。
注意事项:
需确保起重机稳定,顶升时用安全支架固定其他车轮;
多次测量取平均值。
适用场景:小型起重机或临时测量。
步骤:
在车轮与轨道之间插入刚性垫块,垫块下方放置高精度电子秤或测力计。
缓慢移动起重机,使车轮完全压在测力设备上,读取峰值压力。
优点:设备便携,适合小型起重机。
缺点:需垫块与测力计承重匹配,仅适用于静态测量。
适用场景:无设备时快速判断轮压是否超标。
步骤:
清洁轨道表面,铺一层均匀的黄油或软质材料(如橡皮泥)。
起重机缓慢通过,观察轨道上的压痕面积。
估算轮压:
P=安全系数压痕面积×材料硬度系数
优点:无需专业工具。
缺点:精度低,仅用于定性判断。
安全第一:测量时确保行车轮锻件断电、制动,并用支架固定。
动态修正:实际轮压需考虑运行加速度、风载等因素,可乘以动态系数(通常1.1~1.5)。
校准仪器:测力设备需定期校准,避免误差。
根据实际条件选择方法,优先推荐 液压千斤顶法 或 静态计算法,平衡便捷性与准确性。